
前几天逛商场,发现开了五年的周大生专柜空了 —— 射灯没拆,地上还留着胶带印,只剩隔壁柜姐叹着气说 “又一家撑不下去了”。打开手机一看,伦敦金现都冲破 4000 美元 / 盎司了,黄金明明涨得火热,怎么金店反倒接连倒闭?周大福一年关了 896 家店,周大生更狠,前三季度就少了 611 家加盟店,这事儿背后藏着行业的难言之隐。
首当其冲的是 “进价涨得比售价快” 的死循环。北京一家金店老板算了笔账:年初拿的黄金 380 元 / 克,现在进货价飙到 450 元,可卖给消费者顶多涨 50 元 / 克。“敢涨多了就没人来,上周一款 10 克的项链,算上工费比上月贵 500 块,顾客转身就走。” 周大福财报更直白,金价波动让黄金借贷公允值损失超 61 亿,营收直接跌了 17.5%。
消费者的 “用脚投票” 更让金店雪上加霜。现在大家买黄金很分裂:买金条的抢着排队(上半年销量涨 26%),但这玩意儿毛利不足 5%,纯属赚吆喝;真正能赚钱的金饰,销量却跌了 28%。周大生专柜店员说:“以前婚庆客买 20 克的手镯,现在都选 10 克以内的,克减 130 元都没人动心。” 年轻人不爱 “大金链”,老顾客嫌贵,金饰自然卖不动。
最要命的是库存和门店的 “双重包袱”。金店进货得囤货,金价越高,压的资金越多。有从业者透露:“仓库里几百万的货,金价跌 10 块就亏几万。” 周大福前两年疯狂开店,加盟店一度超 7400 家,可低效门店光租金人力就吃垮利润,不得已关店止损。反观老铺黄金,36 家店市值反超周大福,靠的就是 “古法金 + 一口价” 的高毛利玩法,避开了低价竞争。
说到底,金价涨成了 “双刃剑”:炒黄金的赚了,但卖金饰的卡在成本和需求中间进退两难。那些只靠 “按克卖” 的老店扛不住,而懂年轻人、做高附加值的品牌却在逆势生长。下次路过空荡荡的金店,大概就懂了 —— 不是黄金不香了,是老玩法行不通了。
网上配资的平台,杠杆炒股配资平台,我要配资网官网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